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抗疫故事是怎樣的?當代世界出版社日前出版《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一書,講述了“80后”黎巴嫩青年阿德漢·賽義德在“封城”隔離期間與武漢人民并肩作戰(zhàn)的親身經歷。當代世界出版社社長助理劉娟娟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講述了該書出版的過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
當代世界出版社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阿德漢主動放棄撤僑機會,選擇留在武漢。其間,他主動拿起手機開始網絡視頻直播,并接受100多次國外媒體的采訪?!白髡邔戇@本書的初衷主要有兩個:記錄歷史、歌頌人民和還原真相、宣揚正義?!眲⒕昃暾f,武漢“封城”后,阿德漢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間大愛,目睹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生死、共克時艱的民族品格。
武漢抗疫,于阿德漢而言是一段終生難忘的經歷,對中國乃至世界而言注定是一段要載入史冊的歷史。阿德漢說,武漢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抗疫的決定性勝利,得益于中國的三條戰(zhàn)線,即政府、醫(yī)務工作者和人民之間默契的協(xié)調與配合。面對國際上對中國疫情和抗疫行動的種種不實之詞,阿德漢說,這是赤裸裸的假新聞和媒體戰(zhàn)。他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要還原一個真實的武漢,告訴世界武漢“封城”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阿德漢曾深夜接到一位讀者的電話,希望能與他見一面并當面致謝。這位讀者在武漢經營著一家水果店,在一位披薩店老板的推薦下讀了《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后百感交集。這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這本書講的的確是人民的故事,講的是真實的故事,講的是得人心、有說服力的故事。
當接觸到《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書稿時,劉娟娟被其視角和內容“迅速抓住了”。首先,作者是一個外國人,自2015年至今生活在武漢,對這個城市非常了解。從他的角度解讀,有助于更加客觀、理性、中肯地評價中國的抗疫行動。其次,這本書的內容豐富、有深度,至少可以看到3個層次的內容:阿德漢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對生命價值的思考與追求;對比了中國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抗疫成效,揭示了中國抗疫成功的秘訣;阿德漢心懷人道主義精神,表達了對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和贊賞。
“所有這些內容都指向一個內核——堅定的信念:對自己的原則、對武漢抗疫的真相、對天下一家的理想的堅定信心,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靈魂?!眲⒕昃暾f。
全國新冠肺炎處置專家組成員董關鵬介紹說,讀阿德漢的日記“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冷靜地觀察和反思全球在疫情中的反應與行動”。《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阿拉伯語版于2020年7月在黎巴嫩出版后,迅速暢銷約旦、敘利亞、阿聯(lián)酋、科威特、阿爾及利亞等國,引發(fā)阿拉伯世界對中國抗疫的關注。
劉娟娟總結說,《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為外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提供了一個客觀、真實、有效的視角,其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基于數(shù)字的理性分析也非常符合外國讀者的理解模式,更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