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光(左一)在給孩子們贈書。資料圖片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
4月15日下午,從上海來的駐村書記、33歲的教師董曉光坐在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委會議室里,參加了一次不同尋常的遠程視頻會議。
這是東華大學—鹽津縣2020年度校地對接扶貧工作推進視頻會。雖然與上海相距兩千多公里,通過視頻,董曉光見到了校黨委書記劉承功、校長俞建勇、黨委副書記崔運花、副校長邱高等領導,還是感到十分親切。
在視頻會議上,東華大學的幾位主要領導一致表示,將加大在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幫扶資源、消費扶貧、就業(yè)扶貧、調研宣傳等方面的力度,助力鹽津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
開完會,董曉光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當好扶智紐帶
位于滇東北烏蒙山區(qū)的鹽津縣,是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萬余人,貧困村86個。
初見鹽津縣城,這座被作家形容為“掛在巖壁上的城市”,從大上海來的董曉光被深深震撼了:峽谷之間沿江而建的街道,散落山坡上的一處處“吊腳樓”,還有關河里滔滔奔涌的山洪水……
2019年7月17日,年輕的董曉光受學校派遣,千里迢迢趕到鹽津縣廟壩鎮(zhèn)黃草社區(qū)報到,成為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在他之前,學校從2015年開始,已經陸續(xù)選派了兩位掛職副縣長、四位駐村第一書記。
黃草社區(qū)方圓21.7平方公里,24個村民小組,最遠的村民小組距村部40多里地,貧困人口分布面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道路基礎設施薄弱……
為聚合東華大學掛職幫扶干部的能量,董曉光首先拉起了兩個微信群:“鹽津合伙人”“黃草合伙人”,把兩位副縣長和四位第一書記聚在一起,幫助自己更好更快地融入當?shù)亍㈤_展工作。
通過教育扶貧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做好學校與鹽津縣的“紐帶”,為當?shù)睾罄m(xù)發(fā)展培養(yǎng)骨干人才,這是董曉光等東大掛職幫扶干部的共同心愿。
2019年,東華大學圍繞“中小學生、大學生、終身教育”三個梯度,在派駐幫扶老師的配合下,逐步建立教育扶貧長效機制,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擴大培訓覆蓋面,落實了系列舉措。
接力搬遷修路
有一封放在抽屜里的信,董曉光一直珍藏著。這是海子村民小組彭宗洪家里兩個孩子寫來的感謝信:“感謝你們的資助;謝謝您的關心和關愛。我會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你們?!?/p>
海子村民小組是東華大學定點扶貧掛鉤幫扶的黃草社區(qū)的一個高寒偏遠村民小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戶41人。2015年以前,這個山上的村民小組各戶散居在山間樹林里,住的都是幾十年的串架房:修了補,補了又修,經常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居住地不僅缺土地,還不通公路,唯有一條上山下山的小路,只能步行,到村上辦事要一個半小時,到鎮(zhèn)上要兩個多小時,老百姓建房修房材料轉運費比材料還貴。
時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陶康樂,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向學校提交了專題報告。東華大學投入53萬元資金,重點用于村民小組組內安置點的建設及幫助修建進村道路,考慮到建房材料轉運費很高的實際困難,在國家農危改政策基礎上,每戶再資助兩萬元;2016年7月,陶俊清接替陶康樂任駐村第一書記,他與學校派來的掛職副縣長,逐戶摸排建房意愿、察看舊房情況,確認房屋建設用地征地;2017年7月,張強接替第一書記的崗位,繼續(xù)全力推動這項工作。一直到2019年7月,安置點的房子終于主體完工。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一是房子建好了,但是公共生活區(qū)的院壩泥濘不堪,一到下雨天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老百姓不愿意搬進新房?。欢寝r危改政策要求“建新拆舊”,讓老百姓搬出老房子還得同步拆舊拆危,幾十年的生活記憶,老百姓心里十分不情愿。
這成為新任駐村第一書記董曉光到崗后面臨的一大難題。
新任掛職副縣長范金輝副教授帶著董曉光和村支書羅登雄,先后3次到海子召開院壩會,詳細聽取群眾意見,制定路面硬化備選方案,并對涉及的排水溝、化糞池建設占地補償?shù)纫苍敿毩私饬巳罕娨庖姟=涍^多次討論,在廟壩鎮(zhèn)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鄉(xiāng)鎮(zhèn)公路管理所專家指導制定預算及施工方案,村三委召開工作會議確定施工單位。
終于,趕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前,項目正式完工??粗秸蓛舻脑簤危W哟迕耜懤m(xù)都搬了下來。到2019年年底,危舊房都拆除了,海子村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房前屋后的“泥塘塘”也變得“亮堂堂”,以前人畜不分、臭氣熏天的廁所也換上了自動沖刷的便桶。搬進新房的彭登彬,在2020年元旦舉辦了海子村民小組近5年以來的第一樁喜事——娶媳婦。海子村的美好生活也掀開了新的一頁。
精準對接需求
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東華大學組織專家宣講團赴鹽津縣,面向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扶貧系列宣講培訓工作并開展捐贈和調研活動,全縣中小學500余名教師及各校校長等參加了培訓。
讓董曉光印象深刻的是,東華大學幾位校領導多次從上海趕赴鹽津縣調研,想方設法為鹽津縣謀劃精準幫扶措施落地。
結合鹽津縣實際需求,成立“東華大學鹽津繼續(xù)教育基地”,為當?shù)靥峁┬v、短期培訓、學歷及非學歷教育、終身教育。學??蒲袌F隊研發(fā)了農村生活污水微動力處理系統(tǒng),2017年至今幫助縣里節(jié)約灌溉用水4000余噸。在東華大學科研處幫助下,學校在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中單獨列支45萬元,設立了3個“鹽津專項”科研項目,專門用以解決鹽津縣烏骨雞產業(yè)發(fā)展與冷鏈物流、中草藥產業(yè)發(fā)展及其包裝設計以及環(huán)保新技術研發(fā)。學校還專門組織上海中藥材專家到鹽津,手把手為中藥材選種、育種、檢測把脈問診。2018年,學校把鹽津的農副產品引入校園,推向上海市場,推廣銷售了400余萬元鹽津農副產品。
為了配合學校的幫扶舉措,“把消費扶貧做到日?!?,董曉光與學校同期掛職副縣長范金輝達成了共識?;谶@樣的想法,他們陸續(xù)推出了“廟壩野生黃皮干竹筍”、“鹽津蜂味”、高山土蜂蜜等黃草社區(qū)特色農產品,幫助當?shù)剞r民專業(yè)合作社、蜂農發(fā)展產業(yè)。在董曉光等幾任駐村書記的共同努力下,廟壩鎮(zhèn)黃草社區(qū)成功推出了“寰碧山泉”項目,即開發(fā)利用當?shù)刈匀毁Y源,取用當?shù)刈杂可饺a加工“寰碧山泉”,經過前期的包裝設計、市場論證和營銷推廣,“寰碧山泉”現(xiàn)已走向市場。
疫情期間,東華大學附中第一時間向鹽津縣開放了在線教學課程資源;東華大學體育部教師專門為孩子們錄制了在線體育課程;學校也在自身原本防疫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捐贈了4500個口罩。
隨著脫貧收官腳步的臨近,董曉光說:“決勝脫貧攻堅戰(zhàn),每一小項內容的穩(wěn)定達標,都是朝著幸福生活邁開一大步。作為‘黃草合伙人’,使命光榮、責無旁貸,我將‘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與大家一起共同迎接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30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