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籌備一場紅色藏品展,筆者接觸到一件特殊的藏品,經過認真地整理、挖掘,逐漸被這背后的故事所感染……
這是一封弟弟寫給哥哥的家書,寫于1947年6月17日晚11點。
這是一封珍貴而獨特的家書。珍貴是由于寫于74年前的戰(zhàn)場;獨特是由于這封家書不是寫在信紙上,而是寫在一份史料未曾記載的《人民戰(zhàn)士畫刊》的背面。這份畫刊由晉冀魯豫軍區(qū)政治部于1947年6月5日在豫北出版,為第二期,是目前所見的一份單面石印的孤品畫刊。
畫刊背面的家書用毛筆寫就,落款——弟子輝。
1947年6月5日在豫北出版的《人民戰(zhàn)士畫刊》第2期。
子輝是誰?他是哪里人?他姓什么?他后來怎樣了?……許多疑問都不得而知。但是我們通過對信件的梳理,還是了解了不少信息。
子輝,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六縱隊第十六旅的一名戰(zhàn)士,26歲,參加革命十余年。這封信是子輝于豫北湯陰戰(zhàn)役結束后的一個月的整訓期間,寫給堂哥的家書。巧的是《人民戰(zhàn)士畫刊》也就在這時出版,傳到了子輝手中,于是他在前線缺少紙張的情況下,利用這份畫刊的背面給他的堂哥寫下了這封家書。同時,由于這封家書,也為后人保留下了這份史料未曾記載,堪稱孤品的畫刊——《人民戰(zhàn)士畫刊》。
子輝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堅定的政治思想——哥哥:時間不允許我寫封完善的信,邊想邊寫難免零星,這點要大哥原諒我。打罷湯陰,意想不到能整訓一個多月,現在軍事訓練就要結束了,為了大反攻的具體準備我們正展開政治上普遍的檢查階級與封建思想,好在未來的斗爭中站穩(wěn)立場、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再以后的事你想想就該不用我寫明了。我是沒有掛念的人……在大反攻中我決心盡我的所能為人民服務,哪怕犧牲我自己,我都是毫不在意的……
表達了他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追求——在十多年來的部隊生活中,親眼看到多少同志留(流)了血,就是我現在犧牲了也沒得什么,假若我們走遠了、犧牲了,只要有人會替我安葬,養(yǎng)我的爸爸,就是死也無惦念,也是愉快的。……入夏來,我真受不慣平地上的酷熱,面臨著未來的大反攻,我就不得不輕裝了。我捎來這些東西有記生和我的兩套單衣,和我的夾大衣和鋪毯,都麻煩你幫我經理一下。你也該希望,我也在希望。我用著了會再派人來拿,這句話你會懷疑我怕死了,不!我□□,我認為為人民事業(yè)奮斗,是應該有這些準備的。
表達了他在激烈的戰(zhàn)場上,親眼見到戰(zhàn)友犧牲時痛苦而復雜的心情——朱輝同志的犧牲是確實光榮的。他是有名的參加大羊胡戰(zhàn)斗的英雄呀!我親眼看到他頭天傍晚的出擊雄姿,而且互相勉勵著奔上戰(zhàn)場,我也看到他犧牲后微笑的面孔,我把他在炮火下裝進棺材,讓老鄉(xiāng)抬著讓通訊員跟著去安葬了,我們?yōu)槭裁床蝗ビH葬呢,因為他在激戰(zhàn)斗中犧牲的,那時候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著。
寫于《人民戰(zhàn)士畫刊》背面的《子輝家書》。
在小家與大家、親人與人民之間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子輝的家國情懷也在信中充分展現——大哥呀:緊張的工作所迫,不允許我來看你,因此我更不能去看伯伯、伯母、哥弟們,也不能看看叔叔,不看也罷,我忠忠懇懇的為人民服務,這是我的大忠大孝呀!我多寫封信,就可以補救這些不足了。
信中也透露了一個信息,子輝曾在延安度過一段令他感到美好和難忘的時光——還有我在延安時的生活日記你當寶貝一樣給我保存著,有順人捎回家,幫我存起來,這是我的心愛之物。
愛情、婚姻,對未來另一半的要求,未婚的子輝也坦誠地向哥哥做了表述——大哥,謝謝你對我的關懷……今后我沒有個愛勞動、與我情投意合的女伴我絕不會輕易提出婚姻的問題的。我不羨慕人材的美妙,也不羨慕能說會道,只要是愛勞動,對人誠懇,不妨礙我的革命工作,疏通文字,二十五歲往下的人我就會愛她的,但是我現在并不著急,我以為我二十六歲的人并不老呀!大哥我就因為這樣想,所以我雖無一點引線,但我也不著急。你同意我的想法嗎?
在這封1000多字的信中,子輝提到了多個名字,這也許對我們下一步尋找子輝有一定幫助。記生(可能是他的堂兄弟或侄兒)、裴□(教科部的戰(zhàn)友)、郭經道(民運科長)、朱輝(參加大羊胡戰(zhàn)斗的英雄)……
隨著對子輝家書的梳理,一個可親、可敬的子輝的“面貌”漸漸清晰起來。他1947年時26歲,和中國共產黨同年誕生,如果他還健在的話,也正好100歲了。
子輝,我們很想知道你寫完信之后的生活。
子輝,我們好想找到你!
相關鏈接
湯陰之戰(zhàn)
湯陰之戰(zhàn)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3、6縱隊與國民黨軍暫編第3縱隊發(fā)生的一場戰(zhàn)斗。1947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3、6縱隊共5個旅進攻豫北重鎮(zhèn)湯陰。當晚以坑道爆破手段突破城垣,激戰(zhàn)至2日,全殲國民黨軍暫編第3縱隊8000余人,俘司令官孫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