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汽車頻道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有了更多可能

有望實現(xiàn)“即泊即充”“邊開邊充”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姜靖 2024年11月20日 11:06

  手機無線充電已經實現(xiàn),電動汽車是否也能無線充電?

  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江朝強團隊研發(fā)出的新型高功率22千瓦納米晶智能無線充電技術,為此提供了一種方案。該技術讓無線充電效率達到96%,充電系統(tǒng)體積減小20%、重量降低14%,為無線充電技術在電動汽車大面積推廣帶來了新的可能。

  無線充電技術,又稱為感應充電,是通過電磁場將電能從充電器無線傳輸?shù)诫姵氐囊环N方法。其核心優(yōu)勢在于無需插拔充電線,只需將電動汽車停放在充電區(qū)域即可完成充電,大大提高充電便捷性,降低充電接口的故障率?!盁o線充電技術現(xiàn)已在一些高端電動汽車中得到應用。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來無線充電技術有望成為主流?!苯瘡娬f。

  目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通常采用鐵氧體磁芯,但鐵氧體熱穩(wěn)定性差、磁性損耗大。為了突破材料限制,無線充電器增加了很多冗余設計,導致其功率密度低,重量和成本高,進而影響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

  為此,江朝強帶領團隊對磁材料和磁路設計進行優(yōu)化,將厚度小于18微米的納米晶合薄帶混合式層疊在磁耦合機構上,以替代傳統(tǒng)鐵氧體。納米晶合金材料飽和磁感應強度更高,可達1.2特斯拉,遠高于傳統(tǒng)鐵氧體的0.45特斯拉,具有熱穩(wěn)定性強、磁芯損耗低等優(yōu)點。因此,可將無線充電器尺寸設計得更小,并有效減少環(huán)境溫度對充電效率的影響。

  江朝強介紹,納米晶材料能在更寬的溫度范圍內保持高效運作,但其電導率較高,在高頻磁場中會導致較高的渦流損耗,直接簡單替代鐵氧體不能充分發(fā)揮其材料優(yōu)勢。對此,團隊通過精確設計磁芯的幾何形狀和磁屬性配置,對磁耦合機構進行優(yōu)化,使其能量傳輸更加直接和高效,減少不必要能量損耗。團隊還利用納米晶材料的高靈活性,設計出多種磁導率組合,可根據(jù)不同的應用需求,實現(xiàn)電、磁、熱性能之間的最佳平衡。

  該無線充電技術可應用于停車場、購物中心、家庭車位等場所,車主只需將車輛停放在指定位置,無需插拔電纜,就能實現(xiàn)“即泊即充”,大大提高充電便捷性。無線充電設備還可嵌入道路,使電動汽車實現(xiàn)“邊開邊充”,尤其適合長途卡車和公交車。

  江朝強說,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未來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駛入充電區(qū)域,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實現(xiàn)充電,將大大提高電動汽車的運行效率,有利于推動智能交通網絡建設。

  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電動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線充電技術可與智能電網相結合,優(yōu)化能源管理,實現(xiàn)智能調度和負載平衡,確保電網穩(wěn)定性,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和成本降低,無線充電技術還有望在無人機、機器人等更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責編:范婉璐)
中文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黄色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有码在线视_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亚洲无码片AV一级 国产真实露脸3p视频观看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td id="gjccu"><mark id="gjccu"><legend id="gjccu"></legend></mark></td>
    <ruby id="gjccu"></ruby>

  • <dfn id="gjccu"></dfn>
    <address id="gjccu"><b id="gjccu"></b></address>

    <dfn id="gjccu"><ul id="gjccu"><source id="gjccu"></source></ul></dfn>

        <style id="gjccu"><b id="gjccu"><acronym id="gjccu"></acronym></b></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