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這天,記者再次來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官地礦。8年前的除夕,記者曾與官地礦的礦工一同下井,體驗礦工的艱辛。
“今天我想再次下井,看看煤礦的變化、礦工的變化?!?/p>
“要想看變化,還得在井上看。煤礦新上了一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和一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最直觀的變化就是不下井也能采煤?!惫俚氐V采煤管理部綜采一隊的技術(shù)員閆銳彬把記者領(lǐng)到智能控制室,只見他在操作臺上挪動了幾個按鈕,井下23600工作面碩大的采煤機就有了相應(yīng)的動作。
“井上能控制采煤機開停、前后移動等工序。單班入井人數(shù)從15人減少到9人。井下放置的傳感器源源不斷地上傳開采、地質(zhì)數(shù)據(jù),井上分析后再派人到井下人工干預(yù),礦工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你說變化大不大?”閆銳彬說。
剛剛30歲的閆銳彬大學本科畢業(yè),是綜采隊的骨干,像他這樣年輕又懂技術(shù)的礦工,綜采一隊就有一小半。
采訪過半,掘進工鄭建梁頂著一張黑乎乎的臉便找了過來。8年前,記者與他有過一起在井下吃餃子的情誼?,F(xiàn)在,他已經(jīng)是官地礦掘進管理部掘進一隊隊長。
老友見面,鄭建梁打開了“話匣子”?!暗V上跟你上次來時可不一樣。當時你去的28414工作面已經(jīng)回采完畢,新建的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單班能多掘1米,那效率可高多了。礦上新上了瓦斯發(fā)電站,井下安全更有保障。去年把60多臺小絞車全淘汰了,換成了單軌吊、膠輪車,新加了給礦工洗衣服的自動洗衣房……”鄭建梁帶著記者從井口一路走著,細數(shù)著煤礦8年的變遷。
走到洗澡堂時,鄭建梁強烈建議記者進去看看他的換衣間。站在一排立柜前,他熟練地輸入密碼,當門打開時,一股熱氣撲面而來。他說:“你摸摸我的衣服暖和不暖和?這是礦工感受到的最切身的變化。你也下過井,穿過冰涼的秋衣,以后不會了,衣柜里加了暖氣,安全又貼心?!?/p>
臨別之時,鄭建梁說:“希望下次你再來礦上時,最大的變化是礦工的臉不再那么黑,那說明大家在井下的勞動量就真的沒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