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對門的兩位鄰居,曾是小學同學。長大后,一人去了深圳工作,回來的機會不多,挺掛念身體不好的母親。另一人便經常登門看望,幫老人解決各種生活難題。2月23日,記者在社區(qū)采訪時,聽到不少人夸贊:“兩家人,關系真好?!?/p>
34歲的張哲瀚和李梓豪同齡,住在太西小區(qū),小時候是河北街小學的同班同學。2015年,張哲瀚去了深圳工作,很少回來。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69歲的母親,平時獨自在家,并且身體不太好。
為了讓老同學安心工作,李梓豪隔三岔五登門,看老人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事情。老人有糖尿病,最近引發(fā)了關節(jié)炎、面部浮腫等并發(fā)癥,每周要去醫(yī)院針灸治療。李梓豪不論多忙,都會騰出時間,開車接送。
平時,老人遇到燈泡壞了、電視機出故障、網購不會退貨等情況,只要敲個門,李梓豪都會第一時間幫忙解決。前不久,老人上網遇到一名“老中醫(yī)”,在對方的忽悠下,下載了App,高價網購了不少保健品。聊天中,李梓豪聽到這個情況,立刻察覺不對勁,趕緊聯(lián)系太白街社區(qū)網格員秦雅楠。
網格員入戶,查看聊天記錄,又看了收到的保健品,上面都沒有標注廠家、生產日期等信息,屬于典型的“三無產品”??梢?,老人遇到了網絡騙局。在網格員和李梓豪的開導下,老人恍然大悟,趕忙扔掉了保健品。
有了同學的照顧,張哲瀚心里踏實了,不止一次地在電話里說:“好兄弟,謝謝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