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把我從小拉扯大,她老了,我自然要擔起孫子的責任,把她照顧好?!苯衲?3歲的余洋,年幼時父母離異,奶奶把他撫養(yǎng)長大。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長大后的余洋也自覺承擔起照顧奶奶的重擔,深情地詮釋了“您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您老”這句話的真諦。近日,余洋因孝老愛親上榜“太原好人”。
余洋今年33歲,是一名復轉軍人,部隊復員后分配到太原北車輛段榆次運用車間任職,短短一年里,他憑借個人努力成為車間核心部門的統(tǒng)計員。
在余洋兒時記憶中,父親因工作原因經常外出執(zhí)行任務,兼顧不了家庭。成長的道路上,是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他不一樣的溫暖和信心。
奶奶家住的是平房,生活設施不完善。從上初中起,余洋就主動承擔起了家里換煤氣罐等體力活兒。奶奶心疼余洋正是長身體的年紀,舍不得讓他干重活,余洋就安慰奶奶說,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承擔家務。
2008年,余洋光榮參軍。在部隊里,他一邊認真學習軍事知識,一邊苦練基本功。在閑暇之余,奶奶的生活成了他的牽掛。于是,只要有時間,他就寫信給奶奶講述自己在部隊的生活。對此,奶奶逢人便夸:“我有一個好孫子?!?/p>
然而,幸福的生活總是短暫的。2011年,余洋的父親突發(fā)疾病不幸去世,奶奶受不了打擊,以致于很長時間臥床不起。當時,余洋內心也悲痛不已。但看著奶奶痛苦的模樣,他告訴自己必須振作起來。那段時間里,他一夜一夜地守在奶奶身邊,開導她的情緒,照顧她的生活,老人漸漸放下悲痛,重新開始生活。
這幾年,隨著年齡增長,奶奶身體大不如前,余洋每天下班后,都要買菜做飯。記得有一次,單位有事需要加班,干完活后已接近凌晨,第二天又要上白班,同事們都勸余洋在單位休息一下不用回家了。余洋卻認真地說,“不行,不回家不放心奶奶?!本瓦@樣,他開車20多公里半夜趕回了家。奶奶心疼地說:“傻孩子,太晚了就不要回來了?!庇嘌笮χ卮穑骸皼]您在我身邊,我睡不著?!?/p>
奶奶上了年紀后,人也變得不愛動彈。為了讓奶奶活動鍛煉,只要休息,余洋就陪奶奶到小區(qū)散步、曬太陽。奶奶的朋友們看到后非常羨慕,都說她有一個好孫子。
這就是余洋,一個成熟懂事的“90后”,他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卻用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孝”的含義,展示了一個年輕人的擔當和責任。